Diapers, Love and Adventure

昨天Antonia专程来上海找我们去看班夫户外电影节其中一场(两天共四场),去之前完全没有概念这是什么样一个奇怪的电影节,难道在户外看关于户外运动的电影?看完归来,发现有跟我预期不一样的收获,所以稍作记录。

601d55645cbeae8e7c72ef71181b90d3

Continue reading

全家第一次在外过年 享受空城乐趣

虽然大学期间没有回家过春节,今年不在家过年对我来说不是新鲜事,但是对我父母来说是多年未有过的,因为有了小宝宝,今年全家第一次在上海过年。每年过节最觉得有节日心情的就是大年三十前几天,心思都在准备几天假期了。这段时间虽然我在休假,但是难得跟爸妈和婆婆轮流帮着看着娃,白天的我也不得闲的享受了几天出游时光~ 拜访了早就想造访的咖啡店,餐厅,商场,还有景点。节前最大的特点就是,除了商场和卖食品的百货人不见得少,常规景点游客大幅减少,餐馆咖啡店的顾客,高架上的车辆好多都仿佛消失了~ Continue reading

又是一年

2014又要过去了,我也趁着宝宝午睡来回头看。今年多了好几个新身份,兼职教师、学生和新手妈妈。每个都有挑战,我也付出了不少精力,但是今年最重要的事就是怀孕生宝宝做妈妈。现在宝宝一个月零一周,每天既觉得快又觉得慢,有挫折也有成就感。想要更新的记录好多,顺产日记、产后心情、坐月子、母乳喂养作战等等。怀胎十月,没有体会多少艰辛,顺产我也比自己想象的要坚强,没大喊没抓人没崩溃。但是产后的日子比我想象的艰辛许多。熬过了最艰难的两周,也逐渐迎来了宝宝的满月,哭过笑过不耐烦过虚弱过崩溃过也一次次重新振作起来,一切都在不断地调整中适应。看了好多书,理论,但是与实际相差永远很多;想要早早的培养宝宝有作息的生活规律和睡眠,但是事与愿违,现在却又是以稍微放松的心态,想着自然地陪伴他成长就好,给自己鼓鼓劲,孩子怎样都会被拉扯大,更多时候需要安抚的是自己的焦躁和急切。

2004年,大一上社会学基础课的时候,教授当时白话了两个小时的各种社会学实验和理论之后,在学校最大的教室con hall给所有修这门同学课的说,女士们,这堂课你们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要小孩是对你们一生改变最大的一个决定,我记忆深刻,现在更觉赞同。这个New Year’s Eve,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穿着家居服在家想趁着空的把deadline是今天的作业写完交掉。辞旧迎新之际,是惊叹时间流逝,也是对未来期待的时候。日程本一天天翻过,继续成长!

孕Week37Day5 开始休产假

又安然度过了一次产检,昨天上了产前最后一天班。

待产的心情如何?想想没多久可以正式和新的家庭成员见面了,自然是很期待。

就要告别了,左边侧睡的日子,半夜起来跑洗手间的日子,已经没有合适上衣,只能穿老公外套的日子,还有越来越笨重的身体,翻个身,或坐很久从椅子上起来那种很困难、骨盆隐隐作痛的日子,当然还有晚上宝宝活跃在肚子里踢、打嗝,或是小胳膊像鱼鳍一样划过肚皮,但是只有自己能感觉到的日子。

也会偶尔想象,憧憬,心理建设一下临产的日子,未来的几个月生活(想必是忙碌混乱带点小幸福)。回想起这几个月的一些明显改变,头发短了倒是也不怎么掉了,短发的发型都换了好几茬,脸圆了,咖啡很偶尔馋了才喝一下,高跟鞋消失了,以前一点不爱吃的白煮蛋也每天来一个,一大包水果天天跟着我一起去上班了。。。怀孕的过程和感受比我预想的要适应的快,以后有了娃的日子也希望会很快适应吧。这种心情是既让人有点紧张又有些兴奋。

随着预产期的接近,生宝宝这件事情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头等大事。可能前几周、几个月我还很重视的工作和学习现在仿佛突然变的没那么重要了。继续锻炼身体、保持好的精神,尽量多休息,让自己状态好一点,是我现在每天小小的目标。

前几个月一直对甜食比较没特别感觉的我,怀孕最后一个多月开始突然对甜食有了浓厚兴趣~难道这也是体重嗖嗖飙升的一个原因?~

awfully chocolate的千层巧克力蛋糕的确很好吃*heart*

周末逛街,看到美美的甜品店还是忍不住要拍一下。这怎么舍得吃~

A warm weekend with wonderful lil suprise

家里的昙花开了,这次终于让我们一睹了芳容。昙花一现果然是事实,开花期也就个把小时。相片记录下了这短暂的美。

周五收到了angel从越南寄来的明信片(据说她每次给n个人寄到最后只有我收到了,这次也不例外的延续了这个幸运),还有点意外的收到了来自荷兰的小礼物,夏天国际项目认识的荷兰辣妈给我寄了一本她大学的杂志,里面有一篇她投稿夏天在我们这里交流的感受与见闻,此外,还有一张手写贺卡和一件小婴儿服(so sweet T.T),看了贺卡才知道小衣服上面的两个小娃娃是荷兰家喻户晓的儿童文学主人公,Jip en Janneke,书是50年代产物,斩获过不少国际儿童文学奖,我搜了搜,居然还出了中文版,翻译为《乙乙和丫丫》。等以后小宝宝大点了可以考虑入手一套读一读~ 顺便的插一句,上次有个荷兰人告诉我中国书籍在荷兰有一本很有名,是神探狄仁杰,= =b 。这个也有点非主流了吧。

最后,连续上课加上班11天的肥妞钰终于盼到了一天休息日,于是就出去见朋友和剪头发了,吃了一家主食很一般,蛋糕很不错的店。很特别的 椰子梅子芝士蛋糕~慰劳一下之前连续两周的辛苦工作和学习 🙂 明天又要去医院做33周产检了,希望一切顺利!

 

there are ups and DOWNs

这周开始几天睡眠不好,肚子越来越大,半夜会醒来想上厕所,结果再回到床上,就不像以前那样能倒头就睡,反而是突然清醒了,很难睡着。可能跟书上所说的孕期症状,深睡眠变浅睡眠有关系,可是还有三个多月呢,这么快就要开始体验缺乏睡眠了吗?想说为了避免半夜上厕所就少喝点睡吧,但是这个阶段身体又需要大量水分,常喝仍觉得渴,矛盾!

新环境,新学校,我还没适应,面对一帮年轻的同学们,I am lost。看到专业课课表,压力直冒,又是考验我自学能力补知识的苦日子了。

但是女人好像就得三头六臂,工作支付了你薪酬,你理应做好,没理由因别的缘由而马虎草率;

胎儿或婴儿需要女性承担很多责任,不代表其他事情可以撒手不管;

当学生更是得努力,两年半时间一晃而过,不求当个学霸,总得顺利毕业吧,结果重要,才不会因为你是个孕妇,降低你学业应达到的标准。

只能调整,闭上眼睛,早点休息。也许休息好了很多事情会不一样。

2014.09.02 A new identity

September 2004, I took a picture wearing freshman t-shirt and jeans,  smiled in the picture not looking so excited but a little nervous, an unfamiliar new country, new school, with the English skills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new students I used to be so confident back in China but not so sure in this English speaking country, I was about to starting my college life and making new friends. I had no idea what the next four years were going to be and what impact would it have on me to my life.

September 2th, 2014, 10 years later, here I am, back to school. already  a mom-to-be and full-time employee, there’s now a new identity -a part time student. I was still a little shy and nervous when Alex took a photo of me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university to record this day, but because of I was a little shy as a pregnant woman registering at school when seeing those new students all young and energetic and excited rather than I was exposing to a new environment like 10 years ago. I know it is not going to be easy, and now I think I know there are things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and I hope to remember in the next 3- 4 years,

I hope  I have a clearer vision of what I hope to accomplish as a mother and a student, so that I may guide my family and study with purpose.

I pray for wisdom so that I could make good decisions. I hope I have the self- control in all things so that I could concentrate and be best for my family.

I pray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energy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ies I have. I hope my heart will overflow with kindness and that will show in my words and actions.

Turning 30, hope life is getting better.

Week 10

周六Barrie带我和我老妈去听了一场讲座,邀请了蒋一谈(左二)和即将翻译他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的汉学家(左三)介绍他们最新合作的蒋一谈短篇小说集《透明》。讲座以访谈的形式进行,最左边的英国小美女准备的问题都很好,两位合作者对文学、读者文化差异和合作翻译的见解在我听来都是比较新鲜,有意思的。他们朗读了已经合作翻译的一篇短文中的一段,中英文都不错,用英文翻译中国作品挺不容易的,就像这位汉学家所说的,翻译如何能保持原味?把它想象成一个模仿者,他在模仿一个伟人,这位伟人特色鲜明,一般人都熟悉,但模仿之后,观众肯定能感觉出被模仿的对象是谁,但又不难发现模仿者个人的特点。她要做的翻译也是保持了原文的感觉和精髓,但一定也有自己的影子和风格藏在文字中。

Emile和Barrie是我年龄差距最大的朋友了,这已经是我和alex跟他们认识的第五个年头了,中国情节让他们每年固定的来上海住一段时间,俩人七十年代就曾来过中国,并在这里教书居住过好几年,并且Emile的父亲是中国人。现在每年能见到他们一段时间,Emile的听力越来越差,Barrie走路还是不方便(虽然坚持不要人扶),但不变的是总是让我感到意外的超强体力和年轻的心态。虽然都七十多岁,聊天话题,思维却一点也不与社会脱节,依旧对中国和美国的许多新鲜事物有着独到的观察力,仍然喜欢探索新事物、新地点,还时常幽默分享他们生活中遇过的有趣小事。。。所以年龄不一定产生代沟,能否聊得来才是关键。什么时候他们真的走不动,不能每年来中国,我也许会觉得很失落。

说到每年见一面的朋友,张禹正也算一位,认识的12年中,因为交集不多,虽然常感到分别之后就要好多年不见了,但我们还是努力地在毕业之后连续五六年每年都能专程碰面,不是我去看望你,就是你来看望我,还有一起约着去陌生地方旅行。直到最近一次见面也是两年前了,她有她紧急需要忙碌的事,而我也没办法成功制造再次碰面的机会,今年估计也没戏。上周末Yusi去首尔,正好让她帮我带给禹正一些东西,其中就有以前她就一直超爱吃的川菜的调料、火锅调料。这么久没来中国,应该很开心能回顾一下老味道吧~

有好多朋友,你们不在一个城市,常常想,如果能在一个城市该多好,有个这么了解你,又相处起来聊天永远聊不完的朋友,能互相见证人生很多时刻。但说不定,相见只不过是一个电话相约的功夫,却总是因为身边琐事而疏于联系。一年见一次,其实也不错,只要在一些特别的日子,你还能想起这个朋友,并真心为他的成就或喜悦而高兴,就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