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宅家陪伴,激发出了父母的新潜力。
超轻黏土-多肉植物
超轻黏土-玫瑰花
超轻黏土-玫瑰花
骁骁自己做的彩虹
家里简易实验- 制造彩虹
超轻黏土-汉堡套餐
超轻黏土-尤金妈妈出品
超轻黏土-寒冰射手
超轻黏土- 回沪途中,尤金在车上做出来的阳光、海浪和沙滩
超轻黏土-尤金和爸爸一起做的suspension bridge
尤金日常记录:
2020年的春节太不寻常,自从1月20日左右,全国都进入了新型肺炎疫情爆发期,各省市陆续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大年三十(1月24日)和之前的几天,街上就格外冷清,人们出门都有意识的戴口罩。而这个假期,随着一次不寻常的疫情,随着一次自驾往返惠州,我发现尤金又长大了一点。
在上海,刚开始媒体宣传让大家戴口罩时,我带尤金去超市买年货要他戴口罩,他还有点不愿意,觉得闷不舒服,好不容易戴上他又总是找机会取掉。但我跟他讲完冠状病毒和这次中国的疫情后,加上他一路听到的看到的,在往返上海车上奔波的五天路上,他下车去服务区休息,主动会问我要口罩,自己戴上。回到车上,才问我可不可以取下。我们戴的时候,他也会愿意戴。
这次去惠州运了不少生活用品,车的后备箱全部塞满,还包括一辆自行车。他从头到尾跟我们一起搬东西,一趟又一趟。干完活儿了问我,我有男孩子的样子吧~
记得2019年春节前全家自驾游去江西婺源玩,当时在乡村里买了鞭炮,那是尤金第一次放炮,买的炮有摔炮、花炮等。一年过去可能放炮的感觉已经淡忘了。今年在路过江西吉安的城乡结合部时,终于又买到了一些鞭炮,后来在惠州乡下遇到了有专门的烟花售卖点,又很愉快的买到了性价比高的一堆炮。他从一开始只敢放没声音的仙女棒,到后来慢慢喜欢玩摔炮,也会去点花炮了。现在城市里的孩子真的少了不少春节乐趣,没有鞭炮声的春节感觉缺少了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带娃的好东西:
同事借给我的一套《神奇校车》让我认识了这套很棒的科普绘本。但是一本绘本的内容读完要近20分钟,尤金一开始拿到书是要求我读2-3本的,读完已感到力不从心,老眼昏花。后来被我发现Bilibili有《Magic School Bus》的动画片,一集24分钟,有种挖到宝的感觉。虽然神奇校车是90年代制作的美国动画片,但是经典还是经得起考验的,里面唯一过时的产物就是台式电话。《神奇校车》给我们不少手工和实验的灵感,比如看完了“under construction”那集,尤金就在家里找材料开始搭桥,后来在爸爸指点下,他们用牙签和超轻黏土拼出了一座以三角形为基础的桥;看完了”makes a rainbow”那集,我们在家里用一盆水一面镜子,做出了彩虹,还分别用超轻黏土捏出了彩虹。
宅在家的日子,无非就是就地取材玩些傻乎乎的游戏,不停瞎聊天编故事,把很久没玩的玩具又轮番拖出来玩一番,画画手工读绘本,看动画片看电影。前两天一起看了一部法国电影《大坏狐狸的故事》,全家都很喜欢。
我也开发了一门新的爱好,就是研究超轻黏土。以前自己随便玩,一直没什么进步。这次跟着一些小红书的视频学,终于打开了新世界。眼看寒假还有近一个月时间,于是我又网购了超轻黏土的一些必备工具、100g平装的16色黏土和一本巧手姐姐出的黏土书,开始慢慢提升新技能。
记录一下所处城市和所处小区的变化:
从上海市启动公共事件一级响应以来,首先所有有大门的公园都关闭了、图书馆关闭,各类培训结构停止上课;所有居民都被建议尽量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以确保武汉23号封城后第一个潜伏期顺利度过。街上空空荡荡,也就商场里的超市还比较忙碌。
第一天起,我爸戴口罩跟我去超市,他自己觉得戴上口罩还有点可笑,还拍照记录了。现在过去半个月了,戴口罩已经像出门穿外套一样变成了习惯,没戴都觉得缺点什么,跟没带手机似的必须要回家取了。
各省各地随着疫情不断发展,都在春节法定假的几天内陆续出台了更严格的政策,很多地方都不让餐饮业营业了,减少人群聚集的可能,百货商场也都调整时间,基本晚上六点后所有地方都关了。我们1月31日和2月1日两天全程在高速上赶路回上海,跟去程不同,回来所休息的几个服务区都没有任何卖食物的了,只有一个超市卖一些泡面和难吃的面包。开水区有水,但是人多了水就不热了,也泡不开面。
唯一让人松了口气的是金华服务区,当时看到肯德基星巴克和嘉兴粽子还开张的时候,我们是充满了惊喜和感动的,一天要开700公里终于可以碰到一顿热饭了,然后才发现居然赶上了金华服务区最后一天营业,从2月2日开始也将全部关闭。看得出政府想让大家出门就各种不方便,最好呆在家的决心。
1月31日晚上入住江西抚州酒店后,找吃的就变成了一个挑战。因为餐厅都不开门。后来打电话联系,终于开车5公里找到了一家还有一个厨师和前台留守的餐厅,他们偷偷做了我们一单生意,还告诉我们很多菜都没了,只能随便按照现在有的食材给我们做几个菜。据了解,当地政府不让餐饮业营业,他们为了处理进货的蔬菜,现在都是配好菜,推车到小区门口去卖。酒店的早餐也不让客人去自助餐厅吃了,而是按中式西式打好包,让客人自己去领,领回房间吃。
我们家附近的商业广场里2月3日以后,有些餐厅陆续开门营业,但是都没什么顾客。从2月7日起,星巴克把椅子都撤了,可以买了带走,不让堂吃了。我们全家返回上海后还在自觉居家隔离,两天左右派尤金爸出去买个菜。
从一开始天天不断刷疫情新闻,看数字,看专家访谈,到现在并不焦虑,泰然处之。做好自己的事,调整好心态,毕竟也是难得的和家人全天候相处的一段时间啊。
2 thoughts on “在这个不寻常抗肺炎疫情的寒假日常(一)”